目前分類:科學新聞 (1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我收到媽咪寄的一封email說最近的火山雨致癌..... 看的我都笑出來了....

內文如下:"從今天到28號,請大家不要淋到雨。750年 一次的酸雨,被淋到後患皮膚癌的幾率很高。因為歐洲的一 個火山的大爆發,向高空噴發了大量硫化物,在大氣層7000 10000米的高 形成了濃厚的火山灰層,強酸性。 大家注意,也邀請您把這個信息發給每一個身邊的人"

看的以後只有一個想法:鬼扯!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文轉錄自環境 資訊中心電子報 2008.6.24發佈

 

生物多樣性:小蚯蚓改變大世界

作者:陳誼芩(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採訪編輯)

英國人在維吉尼亞州詹姆斯鎮建立了北美洲第一個成功的殖民地,羅爾夫就是當時其中一位殖民者。和許多英俊瀟灑的英國青年一樣,羅爾夫 也抽菸草……羅爾夫在1610年抵達詹姆斯鎮後,說服一位船長幫他從千里達和委內瑞拉帶回菸草種子……

1620年,詹姆斯鎮出口的菸草已多達2萬公斤,十年後又增加至少六倍。船隻駛入詹姆斯鎮,裝上一桶桶菸葉。為平衡重量,水手把多為 石頭和泥土的壓艙物丟下船,而那些土中幾乎可確定含有英國的蚯蚓…

引自《國家地理雜誌》2007年5月號「詹姆斯鎮──還原歷史真相」

《國家地理雜誌》2007年5月號的封面故事「詹姆斯鎮──還原歷史真相」,說明了蚯蚓改變美洲大陸地貌的經過。根據統計,目前全世 界約有3千多種有文獻紀錄的蚯蚓,每年還有數十種新發現的蚯蚓種類。2003年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調查指出,台 灣有文獻紀錄的蚯蚓共有50種,其中23種為廣泛分布種或外來種,27種僅在台灣地區有發現紀錄。

蚯蚓素有「大自然耕耘機」及「大自然施肥者」的稱號,原因在於蚯蚓的鑽土行為,及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的生活方式,可改善土壤的物理 及化學性質,因此蚯蚓是土壤中重要的生物之一,並可作為土壤監測的指標。但隨著土地的高度開發,蚯蚓逐漸失去生長棲息的空間,再加上 外來種蚯蚓的入侵,台灣本土蚯蚓更被邊緣化,甚至走上滅絕的命運。

原生於中南美洲的黃頸蜷蚓(Pontoscolexcorethrurus),是目前台灣數量最多、適應力最強的外來 種蚯蚓。分布地區從海岸平原到海拔1千公尺以下的山地,從台灣本島到離島,都有其蹤跡。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陳俊宏指 出,在1664年前的文獻中,台灣尚無黃頸蚯蚓的蹤跡,然而此種蚯蚓目前已是龜山島的主要蚯蚓;而龜山島於1977年撤島 後,已無農業活動,因此推測是在1960、1970年代左右入侵台灣。由於其超強的適應性,已在56個熱帶國家的濕潤區域 建立族群分布,成為全球熱帶地區分布最廣泛的外來種蚯蚓,且主要發生在被人為干擾過的區域。

外來種蚯蚓隨著大量的外來樹種、作物或盆栽植物夾帶來台。特生中心調查結果顯示,廣布種或外來種多分布於已開發地區,如:都會區、住 宅區、農耕地、果園等,而新種幾乎都是在人為干擾較少的丘陵及高山地帶才得以發現,顯見人為活動大大影響了本土與外來物種間勢力的消 長。

小蚯蚓也能引發大改變,除了壓縮本土蚯蚓的生存空間,外來蚯蚓入侵後,生態環境特性也會發生變化。研究證明,有黃頸蜷蚓的土壤向大氣 釋放的CO2量,比沒有外來種的樣土壤高出20~30%。另外,在《國家地理雜誌》的報導中,也指出:

新英格蘭與美國中西部較北邊的闊葉林沒有原生蚯蚓,顯然是在最後一次冰川時期滅亡了。在這種沒有蚯蚓的林地,枯枝落葉層會堆積在林床 上。但是當蚯蚓被引入後,不消幾個月就能把這些堆積層吃光。問題是,林冠底下的美國北方樹木與灌木必須靠這些枯枝落葉提供食物。少 了它們,原先儲存在枯枝落葉中的養分就會被水濾除,使森林變得比較開闊而乾燥,許多下層植物,包括樹苗,也因而無法生存。

蚯蚓入侵的效應很慢才顯現,「如果牠們生在你的後院裡,一輩子都不會跑出柵欄外。」首屈一指的蚯蚓期刊《Megadrilogica》 編輯約翰.雷諾茲說。但是長時間下來,對生態系的影響卻可能很大。

引自〈國家地理雜誌〉2007年5月號「詹姆斯鎮──還原歷史真相」

由於環境的破壞及污染,推估已有不少種類的蚯蚓,因對環境改變的不適應而消失,但在未嚴格管制的土壤檢疫制度下,外來種蚯蚓隨著國外 的植物,被夾帶引進。特生中心呼籲,對於這麼寶貴的環境指標生物,除了作更進一步的了解及認識外,當務之急就是保護原有的天然棲地,不 要再讓許多我們尚未能得見的物種,在盲目開發下默默地消失。

黃頸蜷蚓小檔案
學名:Pontoscolexcorethrurus(Stephenson,1916

黃頸蜷蚓(Pontoscolexcorethrurus)。圖片來源:台大蚯蚓地圖網站成體長度約10公分左右,體型較胖。 體色十分特別,頭部呈暗粉紅色,越往後面顏色越淡,尾部呈白色。在環帶的後面,由體表即可清楚看到體內呈白色的鈣腺,再加上十分特別 的顏色,使牠成為極易辨認的種類。喜歡生活在顆粒較細的土壤裡,黏土 尤佳,偏砂質的土壤亦可。由土壤中挖出時,常縮著不動,或是爬行,很少劇烈的跳動。在土壤裡,很容易發現牠們的卵繭,如BB彈一般的 大小,呈白色至深粉紅色,依卵繭所處的發育時期而定。

資料來源:台大蚯蚓地圖網站

※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

 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李家同:為什麼留不住優秀公務員?

作者:李家同  出處:Web Only 2009/10

昨天看報,看到氣象局吳德榮主任決定退休,我想我們應該好好檢討了。

我們總認為氣象局的預報是不能錯的,這當然是犯了大錯。人類的科學的確有很大的進步,但是人類對大自然的瞭解,其實是極為有限的。我們號稱知道一些物理的定律,這些定律只能用在相當簡單的情況之下,對於颱風這種龐大而又複雜的系統,絕對是一知半解的。

首先,我們無法知道 颱風內部的結構,因為不能深入颱風內部,即使進入了,也無法記錄內部的所有資料。也許有一天,能夠知道颱風內部的詳細資料,我可以大膽地說,仍然無法對預 測有絕對把握的,為什麼呢?因為颱風的體積太大,為了要得到答案,必須做很多的假設,一旦有了這些假設,即使得到一些答案,這些答案也就不準確了。更可怕 的是:要求數學上的答案,必須求諸電腦,即用所謂的數值方法,這種數值方法可能造成誤差的,要解如此複雜數學式,誤差是不能想像的。

最基本的問題仍是在於,人類對大自然根本就是一知半解,我們都會算自由落體的時間,但是可以算雪花飄下來的行徑嗎?在中學教物理的時候,應該老實地告訴學生,我們對大自然的無知。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磁譜儀解析》找反物質 送磁鐵上太空
2008/11/19
【聯合報╱本報記者楊正敏】
AMS是後年升空的太空站上,唯一的大型科學實驗,圖為 模擬圖。

美國總統布希10月簽署美國國會通過的法案,由諾貝爾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丁肇中主持的AMS(Alpha磁譜儀)計畫探測器,確定在2010年搭載太空梭升空,安裝在國際太空站上,尋找宇宙中的反物質。

丁肇中說,今年六月國會通過法案,確定2010年將AMS探測器帶上太空。

除了布希在10月15日簽署外,在美國大選前,這項計畫也已經獲得勝選的民主黨歐巴馬陣營支持。

丁肇中主持的AMS磁質譜儀實驗,結合了來自中國、台灣、俄羅斯、芬蘭、法國、德國、義大利和瑞士等十多個國家,60個大學和研究所,共有超過600位的科學家合作,也是太空站上唯一的大型國際合作實驗。

丁肇中說,最高能量的粒子來自宇宙。他解釋,宇宙射線到地面要經過100公里的空氣,約等於10公尺深的水,在60公里平方的測量面積下,目前已探測到10億兆電子伏特(TeV)的宇宙射線。

而現在最大的加速器─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的大強子對撞機(LHC),只能產生7TeV 的粒子,可見得宇宙射線粒子能量之高。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http://www.bbc.co.uk/zhongwen/trad/world/2009/10/091007_saturnring.shtml

 

科學家:土星又添新光環

原有的土星光環最外圈距土星24萬公里。

 

土星周圍又發現一道光環,半徑約為原有土星環的50倍。

科學家們對《自然》雜誌表示,這個新觀測到的光環向土星周圍的太空延伸約1300萬公里。

新發現的光環亮度微弱,主要成分估計是一個叫菲比的土星衛星表面撞落的碎礫。

這個新光環的規模是太陽系裏已知最大的。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台南鯨魚爆炸」案 科學家終解密

更新日期:2009/09/07 22:30 林佳璇

5年前,一頭在台南捕獲的鯨魚,竟然在運送過程,鯨魚發生大爆炸,當時鯨魚的內臟四散台南市街頭,噴灑出的內藏和屍塊,散落一地,這個消息不僅成為台灣的頭條新聞,也讓全球的科學家相當震驚,國家地理頻道花了5年的時間,製作紀錄片,終於解開「鯨魚為什麼會爆炸?」這個謎團。

在台南市小巷子裡,忽然一聲巨響,威力相當於引爆5磅的黃色炸藥,街頭一片血紅,沒想到是運送到一半的鯨魚,無預警的發生自體大爆炸!民眾:「鯨魚爆炸了!」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更新日期:2009/09/05 03:30 陳慶居/苗栗報導

中國時報【陳慶居/苗栗報導】

有了神奇的科技,豬糞尿也鹹魚翻生化為新的生質能源!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研發成功的沼氣生物脫硫技術系統,將豬糞尿轉換成新的生質能源,可以產生沼氣來發電直接降低養豬業成本,並且有效降低與去除畜牧場廢水,還能夠產生肥料資材,吸引養豬業者與工業界高度興趣。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法新社印度巴拿吉2日電) 印度國家太空研究組織(ISRO)今天指出,印度首次探月飛行任務已捕捉到阿波羅15號(Apollo 15)太空船登月地點,拆穿有關這項任務是場騙局的說法。


該組織學者邱漢(Prakash Chauhan)指出:「『月球飛船一號』(Chandrayaan-1)上的高光譜攝影機捕捉的畫面,確認阿波羅15號登月任務的真實性。」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看到這篇新聞的標題 第一個想到的是哥倫比亞號....

奮進號升空 絕緣體脫落撞艙體

美國「奮進號」太空梭因氫氣外洩、時間衝突、閃電和下雨五度延期發射後,15日終於順利升空,差一點就平了1986和1995年太空梭延期發射六次的紀錄。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驚悚的美感!太空人拍到火山爆發

國際太空站(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,ISS)的太空人在太空拍到地球一座火山爆發的照片,照片中由褐色火山灰和白色水蒸氣形成的巨大雲柱直衝天空,十分壯觀。

照片中爆發的火山Sarychev Volcano位在日本東北部千島群島(the Kuril Island chain)的松輪島,拍攝時間是6月12日。美國太空總署(NASA)表示,火山研究專家對這張照片十分感興趣,因為它拍到火山爆發最初階段的幾種現象。

Sarychev Volcano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真是令人憂心的新聞....希望有生之年不要目睹兩塊大陸都消失的情景...我還想去南極走走阿! >_<

整篇新聞很長 我節錄依點就好

 

美科學家細讀極冰 福衛顯像 北極海冰十六年內消失

連結

美國冰雪資料中心首席科學家泰德.斯坎伯博士,廿日在成功大學發表運用福衛二號拍攝兩極冰河獲得的資料,語出驚人地預估,二○二○至二○二五年北極海冰、二一○○年南極海冰都將完全消失。

斯坎伯強調,溶解的冰河水,會從冰河的裂縫中流下,造成冰河如骨牌般一塊塊的崩解,加速冰河崩解的速度。冰架是支撐及阻止冰河流往海水的力量之一,一旦冰架消失,冰河流向海水的速度會加快,使得海平面上升。冰架崩解以及海水溫度的上升,更會造成冰川消失,導致全球暖化。

斯坎伯預估,二○二○年至二○二五年,北極海冰會完全消失。南極海冰的永凍土因較為結實,大概到二一○○年以後才會完全消失。

一旦南極的永凍土也消失,釋放出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,將明顯危害人類的生活。

雖然斯坎伯擔心極地海冰消失的速度,但更擔心人類對環境的漠視。他認為,人類應該更積極阻止全球暖化。至於如何減緩地球暖化,素食也許是個有效的方式,現在許多國家都鼓勵人民吃素。

 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霍金你要撐著呀,LHC才剛蓋好還沒多久,物理學還有太多的秘密仍需要你來探索呢!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物理大師霍金病危送醫

國際中心/綜合報導

英國物理大師霍金(StephenHawking)雖然早已全身癱瘓,但仍然研究不懈,最近霍金胸腔出現感染現象,20日一度病危送醫。據英國劍橋大學發言人表示,目前據他們所知,霍金病得十分嚴重,原本身體情況就不大好的他,從上星期自美國返回英國後,病情就更加嚴重。

今年六十七歲的霍金,是當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,他的著作《時間簡史》(ABriefofHistoryofTime)是全球最暢銷的科學書 籍。霍金在20幾歲時就罹患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,後來整個人只能縮在輪椅中,1985年後還喪失了語言能力,只仰賴一套特製的智能系統與外界溝通;許多 人認為,霍金本身的故事就是一個生命奇蹟。(新聞來源:東森新聞)

 

延伸閱讀

霍金體驗無重力近四分鐘 興奮宣告:太空我來了!

太空探索/物理大師霍金:外星生物很普遍 但可能沒智慧

 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歐科學家可能尋獲宇宙暗物質謎團一小塊拼圖

(法新社巴黎1日電) 歐洲天文學家今天表示,地球軌道上一枚衛星偵測到的奇怪能量訊號,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神祕「暗物質」 (dark matter)。

英國「自然」雜誌 (Nature)刊出的這項研究顯示,研究人員推測,他們拾獲這個奇特暗物質現象的小部分特徵,但還需要更多其他研究。

幾年前天體物理學家計算宇宙物質總量,結果得出一個驚人發現,整個宇宙所包含的一般元素─原子,在整個物質總量中,大約只有5%。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原本世界正在擔心著全球暖化的時候,不料一股不景氣的寒風刮過全世界,各國政府只想著要擴大基建以挽救低迷的景氣,畢竟人民對景氣的敏銳比環境變遷要來的在意。就在景氣等於執政黨選票的同時,各種環保方案幾乎都煙消雲散,被大量的裁員、倒閉的新聞給掩蓋了。

在這股風潮下能夠看到能夠商業化的生質燃料成功發展,真的是感到很欣慰呢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【新唐人2009年2月5日訊】亞洲第一個使用混合生物燃料的日本航空公司飛機星期三起飛,證明生物能源已經從實驗室成功的走進真實的商業世界。

90分鍾的示範航行是由日本航空公司負責,自日本羽田機場起飛,使用的飛機燃料當中摻雜了50%的生物能源汽油。此次試驗飛行是為了要確認生物能源汽油的性能及商業可行度。

日本航空公司的機長在飛行後說明,生物能源汽油的表現和以往使用的煤油一樣好,引擎的運作正常,非常完美,並且表示他們毫無疑問的在未來將採用這種汽油。

波音航空公司也預計在三到五年內開始採用生物能源汽油。

生 物能源汽油是以薺藍籽為主要成份再加上其他的原料,混合上飛機燃料,永續能源(Sustainable Oils)的首席執行官湯姆•託達羅表示,這些生物能源汽油所排放出的CO2是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的。他說:最主要的目標是可持續性,讓能源不受地區的限 制,那些乘飛機的人,心裡也不會因為自己加速了地球暖化而感到難受。

在越來越多原料可供製成生物能源的情況下,使用混合汽油很快的將成為世界的趨勢。

 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