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記:以前對巴菲特的故事興趣缺缺 不過現在看了以後覺得可以推薦給大家~

第一本巴菲特授權的傳記《雪球》,版權逾兩億元、九月二十九日在全球同步上市。不同於過去所有描寫巴菲特的書,總是著眼於他的誠實、紀律、慷慨慈善以及不敗的投資勝績,此書真實描寫了,巴菲特之所以成為今日巴菲特,他的人生故事。

轉載從商業週刊

股神巴菲特人生的第一筆財富從哪裡來?答案是,賣口香糖。

六歲的時候,巴菲特開始賣口香糖,而且那時候就顯示出,他是個做生意挺有原則的人。

巴菲特爺爺在奧瑪哈(Omaha)經營一家超市,巴菲特從爺爺那裡批貨。《雪球》書中,他說:「阿姨送給我的一個綠色小托盤,上面隔成了五個小區域,可以讓我放水果、薄荷、雙重薄荷等等口味的口香糖,……我會在社區裡面一戶一戶的敲門賣口香糖,通常是晚上去賣。」

巴菲特回憶,「我記得一個叫做維吉尼亞.麥可維(Virginia Macoubrie)的女人說,『我要買一片水果口味的口香糖』。」年僅六歲的巴菲特回答她,「我們是不會分拆口香糖來賣的。」

「我的意思是,我有我的原則!一包口香糖要價五美分,但她卻只想花一美分在我身上。」巴菲特告訴作者施洛德,他小小年紀時,心裡的想法。

施洛德指出,對六歲的巴菲特來說,他很想賣掉口香糖,但只有買賣還不足以讓他改變原則;如果拆開單賣一片,意味著他得承受另外四片賣不掉的風險,「賣掉一 整包,他可以賺到整整兩美分利潤,銅板實實在在的握在手心裡面。兩美分,就像最初的幾片雪花,是(巴菲特)未來財富雪球的基礎。」施洛德說

魚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